湖州学院2023年诚聘高层次人才(教师)公告
一、学校简介
湖州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前身是成立于1999年的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2021年1月,经教育部同意转设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湖州学院。学校现为浙江省应用型高校建设试点院校。
学校坐落在山水清丽、交通便捷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湖州市。湖州拥有2300多年的建城史,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美丽乡村发源地、生态文明先行地,拥有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等国家级名片,新时代的湖州更是拥有“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的亮丽品牌。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500余亩,建设中的新校区位于浙江省四大湾区之一的南太湖新区,建设用地1000亩。拥有工学、理学、经济学、医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现有以理工类专业为主的36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近8000人,规划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0人。
学校坚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定位,立足湖州,面向浙江,辐射长三角,围绕生态科技、智能制造、新能源、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文化创意等领域,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现拥有机械工程、药学2个省一流学科,在电子信息、健康护理、经济贸易等方向建有省重点专业1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新兴特色专业3个、省优势特色专业2个。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深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全面实施课程思政,全力打造高效课堂,立体优化育人环境,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紧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近三年,共立项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和育人项目30余项,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134项,创新创业竞赛奖项28项。学校办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在浙江省高校分类考核中位居前列。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拓展国内外合作伙伴,“远航计划”成效显著。与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知名大学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科技学院等高校开展学生访学交流合作,逾500名学生实现了国内外访学和出国留学的梦想。
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机遇,学校将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为加快建设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引进待遇
湖州学院高层次人才待遇一览表(单位:万元)
| 
			 人才类别  | 
			
			 购房补贴  | 
			
			 安家补贴  | 
			
			 租房补贴  | 
			
			 薪酬  | 
			
			 科研经费  | 
		|||||
| 
			 学校  | 
			
			 湖州市  | 
			
			 学校  | 
			
			 湖州市  | 
			
			 学校  | 
			
			 湖州市  | 
			
			 文科  | 
			
			 理科  | 
			
			 工科  | 
		||
| 
			 顶尖人才(A1)  | 
			
			 面议  | 
			
			 最高300  | 
			
			 面议  | 
			
			 200  | 
			
			 提供一年租房补贴(正高级2500元/月,副高级及以下2000元/月)  | 
			
			 100  | 
			
			 面议  | 
		|||
| 
			 领军人才(A2)  | 
			
			 最高150  | 
			
			 100  | 
			
			 80  | 
		|||||||
| 
			 学科带头人(B1)  | 
			
			 160-220  | 
			
			 最高 80  | 
			
			 10-15  | 
			
			 80  | 
			
			 最高60  | 
			
			 年薪制45-60  | 
			
			 50-70  | 
			
			 80-120  | 
			
			 100-200  | 
		|
| 
			 学科带头人(B2)  | 
			
			 100-120  | 
			
			 最高 50  | 
			
			 8-10  | 
			
			 20-50  | 
			
			 20-40  | 
			
			 年薪制30-45  | 
			
			 20-35  | 
			
			 25-45  | 
			
			 30-55  | 
		|
| 
			 学科方向负责人(C)  | 
			
			 75-85  | 
			
			 5-8  | 
			
			 学校 标准  | 
			
			 12-20  | 
			
			 15-30  | 
			
			 20-35  | 
		||||
| 
			 学术骨干(D)  | 
			
			 65-80  | 
			
			 最高 40  | 
			
			 4-6  | 
			
			 最高10  | 
			
			 5.4  | 
			
			 学校 标准  | 
			
			 8-10  | 
			
			 10-15  | 
			
			 12-20  | 
		|
| 
			 海内外优秀博士(E1)/特殊学科的优秀博士(E2)  | 
			
			 45-80  | 
			
			 4  | 
			
			 学校 标准  | 
			
			 8  | 
			
			 12  | 
			
			 15  | 
		||||
| 
			 博士研究生(E3)、优秀人才(F)  | 
			
			 35-50  | 
			
			 3  | 
			
			 学校 标准  | 
			
			 4  | 
			
			 6  | 
			
			 8  | 
		||||
| 
			 备注: 1.港澳台地区优秀博士人才可采用年薪制聘任,待遇参照同类人员,具体待遇一人一议。 2.引进博士可享受学校博士津贴1000元/月;同时享受湖州市双创补贴3000元/月,若在世界排名前200位海外高校取得博士学位,补助标准每月上浮1000元。以上待遇享受三年。 3.夫妻双方均符合条件的,一方可全额享受学校引进待遇,另一方可享受相应层次30%的购房补贴、30%的安家补贴及全额科研启动费,租房补贴按其中一方就高享受。 4.学校负责安排学科领军人才(A1、A2)和学科带头人(B1、B2)人才配偶的工作岗位。根据工作需要和上级部门有关政策,酌情帮助其他层次人才的配偶落实工作岗位。 5.以上标准仅供参考,根据政策变化适时会做相应调整,具体以最新政策文件规定为准。 6.以上各类人才待遇均为税前,涉及个人所得税须由人才按国家有关规定自行缴纳。  | 
		||||||||||
三、岗位需求
(一)顶尖领军人才需求计划
面向全球,引进顶尖/领军人才。
涉及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护理学、药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设计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引进待遇“一人一议”。
顶尖人才包括: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等国际大奖获得者、海内外院士及海内外具有与此相当学术地位和成就的专家学者。
领军人才包括:浙江省“鲲鹏行动”计划入选者、小型国家院士、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人才、国家杰青及海内外具有与此相当学术地位和成就的专家学者。
需求人数:根据学校学科发展需要设置。
(二)学科带头人、方向负责人需求计划
本次计划引进学科带头人、方向负责人共36名,学科带头人职称要求正高级,学科方向负责人职称要求副高级及以上。具体岗位及要求详见下表,应聘人员如有特殊业绩,经学校认可,博士研究生可不受学历学位、职称、学科等条件限制。
| 
			 二级学院  | 
			
			 一级学科(领域)  | 
			
			 学科带头人  | 
			
			 方向负责人  | 
		||||||
| 
			 人数  | 
			
			 学科专业要求  | 
			
			 学历/学位要求  | 
			
			 职称要求  | 
			
			 人数  | 
			
			 学科专业要求  | 
			
			 学历/学位要求  | 
			
			 职称要求  | 
		||
| 
			 电子信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软件工程类、控制科学与工程类、网络空间安全类  | 
			
			 研究生/博士  | 
			
			 正高职称  | 
			
			 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软件工程类、控制科学与工程类、网络空间安全类、测绘科学与技术类、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研究生/博士  | 
			
			 副高及以上  |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 
			
			 信息与通信工程类、电子科学与技术类、仪器科学与技术类  | 
			
			 研究生/博士  | 
			
			 正高职称  | 
			
			 /  | 
			
			 /  | 
			
			 /  | 
			
			 /  | 
		|
| 
			 光学工程  | 
			
			 /  | 
			
			 /  | 
			
			 /  | 
			
			 /  | 
			
			 1  | 
			
			 光学工程类、电子科学与技术类、物理学类  | 
			
			 研究生/博士  | 
			
			 副高及以上  | 
		|
| 
			 智能制造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1  | 
			
			 化学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类、纺织科学与工程类  | 
			
			 研究生/博士  | 
			
			 正高职称  | 
			
			 1  | 
			
			 化学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类、冶金工程类、纺织科学与工程类  | 
			
			 研究生/博士  | 
			
			 副高及以上  | 
		
| 
			 机械工程  | 
			
			 2  | 
			
			 力学类、机械工程类、控制科学与工程类、交通运输工程类、农业工程类  | 
			
			 研究生/博士  | 
			
			 正高职称  | 
			
			 2  | 
			
			 力学类、机械工程类、控制科学与工程类、交通运输工程类、农业工程类  | 
			
			 研究生/博士  | 
			
			 副高及以上  | 
		|
| 
			 电气工程  | 
			
			 1  | 
			
			 电气工程类、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类  | 
			
			 研究生/博士  | 
			
			 正高职称  | 
			
			 1  | 
			
			 电气工程类、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类  | 
			
			 研究生/博士  | 
			
			 副高及以上  | 
		|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  | 
			
			 /  | 
			
			 /  | 
			
			 /  | 
			
			 1  | 
			
			 控制科学与工程类、仪器科学与技术类、电子科学与技术类、信息与通信工程类  | 
			
			 研究生/博士  | 
			
			 副高及以上  | 
		|
| 
			 生命健康学院  | 
			
			 护理学  | 
			
			 1  | 
			
			 护理学类  | 
			
			 研究生/博士  | 
			
			 正高职称  | 
			
			 1  | 
			
			 护理学类  | 
			
			 研究生/博士或硕士  | 
			
			 副高及以上  | 
		
| 
			 基础医学  | 
			
			 1  | 
			
			 基础医学类  | 
			
			 研究生/博士  | 
			
			 正高职称  | 
			
			 /  | 
			
			 /  | 
			
			 /  | 
			
			 /  | 
		|
| 
			 生物工程  | 
			
			 /  | 
			
			 /  | 
			
			 /  | 
			
			 /  | 
			
			 1  | 
			
			 生物学类、化学工程与技术类、轻工技术与工程类、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类  | 
			
			 研究生/博士  | 
			
			 副高及以上  | 
		|
| 
			 药学  | 
			
			 1  | 
			
			 化学工程与技术类、药学类、化学类  | 
			
			 研究生/博士  | 
			
			 正高职称  | 
			
			 1  | 
			
			 化学工程与技术类、药学类、化学类  | 
			
			 研究生/博士  | 
			
			 副高及以上  | 
		|
| 
			 体育学  | 
			
			 1  | 
			
			 体育学类  | 
			
			 研究生/博士  | 
			
			 正高职称  | 
			
			 1  | 
			
			 体育学类  | 
			
			 研究生/博士或硕士  | 
			
			 副高及以上  | 
		|
| 
			 人文学院  | 
			
			 中国语言文学  | 
			
			 1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研究生/博士  | 
			
			 正高职称  | 
			
			 1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研究生/博士  | 
			
			 副高及以上  | 
		
| 
			 新闻传播学  | 
			
			 1  | 
			
			 新闻传播学类  | 
			
			 研究生/博士  | 
			
			 正高职称  | 
			
			 1  | 
			
			 新闻传播学类  | 
			
			 研究生/博士或硕士  | 
			
			 副高及以上  | 
		|
| 
			 设计学院  | 
			
			 设计学  | 
			
			 1  | 
			
			 设计学类  | 
			
			 研究生/博士  | 
			
			 正高职称  | 
			
			 2  | 
			
			 设计学类、建筑学类  | 
			
			 研究生/博士或硕士  | 
			
			 副高及以上  | 
		
| 
			 经济管理学院(绿色金融学院)  | 
			
			 应用经济学  | 
			
			 1  | 
			
			 应用经济学类、理论经济学类  | 
			
			 研究生/博士  | 
			
			 正高职称  | 
			
			 2  | 
			
			 应用经济学类、理论经济学类  | 
			
			 研究生/博士  | 
			
			 副高及以上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1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  | 
			
			 研究生/博士  | 
			
			 正高职称  | 
			
			 1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  | 
			
			 研究生/博士  | 
			
			 副高及以上  | 
		|
| 
			 工商管理  | 
			
			 /  | 
			
			 /  | 
			
			 /  | 
			
			 /  | 
			
			 1  | 
			
			 工商管理类  | 
			
			 研究生/博士  | 
			
			 副高及以上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教学部)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研究生/博士  | 
			
			 正高职称  | 
			
			 1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研究生/博士或硕士  | 
			
			 副高及以上  | 
		
| 
			 合计  | 
			
			 16  | 
			
			 20  | 
		|||||||
(三)教学、科研人员需求计划
引进各学科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共42名,要求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副高及以上职称)。具体岗位及要求详见下表,如应聘人员有特殊业绩,经学校认可,博士研究生可不受学历学位、职称、学科等条件限制。
| 
			 二级学院  | 
			
			 一级学科(领域)  | 
			
			 专任教师  | 
		|||
| 
			 人数  | 
			
			 学科专业要求  | 
			
			 学历/学位要求  | 
			
			 岗位要求  | 
		||
| 
			 电子信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软件工程类、控制科学与工程类、网络空间安全类、测绘科学与技术类、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研究生/博士或硕士  | 
			
			 硕士研究生要求副高及以上职称  | 
		
| 
			 软件工程  | 
			
			 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软件工程类、控制科学与工程类、网络空间安全类、测绘科学与技术类、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研究生/博士或硕士  | 
			
			 硕士研究生要求副高及以上职称  | 
		|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  | 
			
			 信息与通信工程类、电子科学与技术类、仪器科学与技术类、电气工程类  | 
			
			 研究生/博士或硕士  | 
			
			 硕士研究生要求副高及以上职称  | 
		|
| 
			 光学工程  | 
			
			 1  | 
			
			 光学工程类、电子科学与技术类、物理学类  | 
			
			 研究生/博士或硕士  | 
			
			 硕士研究生要求副高及以上职称  | 
		|
| 
			 智能制造学院  | 
			
			 机械工程  | 
			
			 5  | 
			
			 力学类、机械工程类、控制科学与工程类、交通运输工程类、农业工程类  | 
			
			 研究生/博士  | 
			|
| 
			 电气工程  | 
			
			 1  | 
			
			 电气工程类、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类  | 
			
			 研究生/博士或硕士  | 
			
			 硕士研究生要求副高及以上职称  | 
		|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 
			
			 控制科学与工程类、仪器科学与技术类、电子科学与技术类、信息与通信工程类  | 
			
			 研究生/博士  | 
			||
| 
			 生命健康学院  | 
			
			 护理学  | 
			
			 2  | 
			
			 护理学类  | 
			
			 研究生/博士或硕士  | 
			
			 硕士研究生要求副高及以上职称  | 
		
| 
			 基础医学  | 
			
			 4  | 
			
			 基础医学类、生物学类、药学类  | 
			
			 研究生/博士  | 
			||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1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 
			
			 研究生/博士  | 
			||
| 
			 生物工程  | 
			
			 1  | 
			
			 生物学类、植物保护类、生物工程类、化学工程与技术类、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类  | 
			
			 研究生/博士  | 
			||
| 
			 体育学  | 
			
			 2  | 
			
			 体育学类  | 
			
			 研究生/博士或硕士  | 
			
			 硕士研究生要求副高及以上职称或国家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一级运动员以上  | 
		|
| 
			 人文学院  | 
			
			 外国语言文学  | 
			
			 2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研究生/博士  | 
			|
| 
			 新闻传播学  | 
			
			 2  | 
			
			 新闻传播学类  | 
			
			 研究生/博士  | 
			||
| 
			 设计学院  | 
			
			 设计学  | 
			
			 5  | 
			
			 设计学类、建筑学类、城乡规划学类、美术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  | 
			
			 研究生/博士或硕士  | 
			
			 硕士研究生要求副高及以上职称  | 
		
| 
			 经济管理学院(绿色金融学院)  | 
			
			 应用经济学  | 
			
			 2  | 
			
			 应用经济学类、理论经济学类  | 
			
			 研究生/博士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教学部)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哲学类、中国史类、社会学类、政治学类、法学类  | 
			
			 研究生/博士  | 
			
			 须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  | 
		
| 
			 合计  | 
			
			 42  | 
		||||
四、引进条件
学术领军人才(A类)
A1类:
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荣誉学部委员、发达国家院士,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普利兹克奖等国际性重要奖项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以及具有与此相当学术地位和成就的专家学者。
A2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级引才计划入选者(创新人才长期项目,不含青年项目)、省“鲲鹏行动”计划入选者以及海内外具有与此相当学术地位和成就的专家学者。
学科带头人(B类)
B1类:
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万人计划”杰出人才、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151第一层次人才工程入选者以及海内外具有与此相当学术地位和成就的专家学者。
B2类:
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业绩突出者可适当放宽),在教学科研一线工作,能够胜任本学科核心课程和前沿课程的讲授任务;具有正高级职称,且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或为硕士生导师,一般应具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或重点研究机构学习或工作经历,在相关学科具有较高声誉以及海内外具有与此相当学术地位和成就的专家学者;具有很强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学术组织管理能力,能统领现有学术队伍开展高层次的学科建设工作和学术活动。
近五年,具有本校认可的B2类人才相对应的科研学术成果。
学科方向负责人(C类)
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业绩突出者可适当放宽),在教学科研一线工作,能够胜任本学科核心课程和前沿课程的讲授任务;具有高级职称和硕士以上学位,国外一流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培养的博士研究生优先,在本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学术科研业绩突出。
近五年,具有本校认可的C类人才相对应的科研学术成果。
学术骨干(D类)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业绩突出者可适当放宽),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能够胜任本学科核心课程和前沿课程的讲授任务;具有高级职称,国外一流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培养的博士研究生优先,在本学科领域有较强的研究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学术科研业绩较突出。
近五年内,具有本校认可的D类人才相对应的科研学术成果。
中青年人才(E、F类)
E1类:海内外优秀博士
1.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能够胜任本学科核心课程的讲授任务。
2.具有博士学位,国外一流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培养的博士研究生优先。
3.近3年内,具有本校认可的E1类人才相对应的科研学术成果。
E2类:特殊学科的优秀博士
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能够胜任本学科核心课程的讲授任务;具有特殊学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护理学、金融学、设计学、体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博士学位,国外一流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培养的博士研究生优先。
E3类:博士研究生
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能够胜任本学科核心课程的讲授任务;具有博士学位;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发表过本学科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具备教师基本素质和一定科研能力。
F类:优秀人才
1.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能够胜任本学科核心课程的讲授任务。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且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国外一流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培养的研究生优先。
3.有稳定的研究方向,近五年主持或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过省部级及以上课题,发表过本学科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具备做教师的基本素质和科学研究的发展能力。
如有特殊业绩,经学校认可,A-F类人才均可不受上述条件限制,首聘期内目标任务根据实际另行约定。学科专业根据引进岗位特点并结合《2023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参考目录》进行审定,留学人员认证专业与国内专业表述不一致的,由招聘单位按照相近原则审核并负责解释。特殊学科人才的引进条件可适当降低,未达到高层次人才引进条件,而学科和专业建设急需的人才,经报校长办公会审议同意后,按急需人才引进。硕士研究生招录人数与通过资格复审人数达到1:2比例开考,博士研究生或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报名人员不受此限。
五、网上报名
报名时间: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有效,分批组织实施,直至相应岗位落实聘用人员为止。
联系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学士路1号湖州学院人事处
学校主页:https://www.zjhzu.edu.cn/
投递简历:邮件请备注:姓名+学历学位+应聘目标二级学院+引进类型
| 
			 学院(部门)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简历投递邮箱  | 
		
| 
			 人事处  | 
			
			 陈老师 王老师  | 
			
			 0572-2322556  | 
			
			 rsc@zjhzu.edu.cn  | 
		
| 
			 电子信息学院  | 
			
			 刘老师  | 
			
			 18768259702  | 
			
			 liuye@zjhzu.edu.cn  | 
		
| 
			 智能制造学院  | 
			
			 李老师  | 
			
			 18367227100  | 
			
			 lixiuwei@zjhzu.edu.cn  | 
		
| 
			 生命健康学院  | 
			
			 廖老师  | 
			
			 0572-2978202  | 
			
			 liaochunxia@zjhzu.edu.cn  | 
		
| 
			 人文学院  | 
			
			 刘老师  | 
			
			 18268253531  | 
			
			 liuxiaoqiu@zjhzu.edu.cn  | 
		
| 
			 设计学院  | 
			
			 孙老师  | 
			
			 0572-2113352  | 
			
			 hzsjxy@163.com  | 
		
| 
			 经济管理学院 (绿色金融学院)  | 
			
			 厉老师  | 
			
			 18968039611  | 
			
			 wanglinlin@zjhzu.edu.cn  | 
		
| 
			 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教学部)  | 
			
			 莫老师  | 
			
			 18268294477  | 
			
			 mohongjie2@zjhzu.edu.cn  | 
		
湖州学院
2023年1月27日
